還記得小時候,路過聽到鄰居阿姨叔叔們聊天,談論著他們的朋友,因為用了類固醇藥物,導致臉變大且整個人腫到不行,變成所謂的月亮臉,然後就直接結論類固醇不能用啦!小時候不懂什麼是類固醇,更不明白既然不好,為何醫生還要開給病人?!現今,類固醇大家都朗朗上口,但您真的都瞭解了嗎?
類固醇藥物,是人工合成的腎上腺皮質荷爾蒙類似物,於1948年首次用於治療患有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並有非常好的臨床療效;直到至今,類固醇仍是臨床上非常重要的藥物,廣泛用於消炎和各種免疫疾病治療上,但若長期使用也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尤以口服與注射的類固醇為主。
其實人體內本來就有類固醇,是一種由我們腎上腺皮質每天分泌出一定量、維持正常生理作用的重要荷爾蒙,主要抑制細胞的發炎反應跟免疫力;有抗發炎、抗過敏、抗壓力以及調節電解質平衡、脂肪與蛋白質新陳代謝等功能。當身體因疾病或某些因素出現較嚴重或疼痛時,才會使用類固醇藥物來減輕發炎與緩解疼痛。
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可能產生一些副作用,其實在1960年代臨床上就已發現,包括青光眼、消化道疾病、感染或敗血症、庫欣氏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高血糖、骨質疏鬆或骨壞死等。所以臨床醫師在開立口服類固醇多會謹慎以對,盡量避免病人長期使用。那麼,如果只吃短期呢?
根據一項2017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指出,美國民眾在30天內連續使用口服類固醇,發生敗血症、靜脈栓塞和骨折的可能風險,增加2至5倍。所以目前為止,絕大多數醫師認為,如果長期使用口服類固醇超過二個星期以上,就會有可能產生副作用的風險。換句話說,如果不超過14天,應該是安全的。不過,這個觀念是正確的嗎?然後,到底服用多少天數才叫做短期呢?
國衛院群健所蔡慧如博士與林口長庚醫院姚宗杰醫師、成功大學張升懋副教授及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陳安安講座副教授共同合作,探究與分析2013至2015年間,台灣20~64歲成人使用短期(14天以下)口服類固醇的安全性。研究團隊以大數據分析全民健保資料庫,探究有多少人曾經服用?是否產生副作用?以及產生副作用的高風險時期為何?
研究結果顯示,約四分之一民眾曾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且這些曾服用者中,有85%是沒有任何慢性疾病史的病人。並且研究發現,服用短期口服類固醇後一個月內產生副作用的風險最高。與使用前相比,用藥後第一個月內發生消化道出血的風險高有1.8倍、敗血症的風險高出2.0倍、心臟衰竭高達2.4倍;而這些風險在用藥後第二個月之後就會逐漸下降。
研究團隊表示,短期口服類固醇的風險原本就已經存在,只是受限於以往研究規模太小。這次利用健保大數據提供一個客觀化、量化的短期口服類固醇的可能風險,突破了以往小型研究無法準確評估類固醇風險的限制。有鑑於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仍存在一定的疾病風險,建議臨床醫師開立短期口服類固醇時,仍需謹慎評估使用類固醇的必要性與潛在風險;如真的必須開立短期口服類固醇時,也請留意病人在用藥後一個月內是否出現上述情形。
同時,也提醒大家,類固醇與其他藥物一樣,有好處和壞處,不需要過度恐懼、恐慌。如果目前正在使用口服類固醇,切勿因為害怕副作用而自行停藥,如有疑慮應主動與主治醫師討論,以確保用藥安全。更要給自己體內的腎上腺有時間和機會,慢慢恢復功能。
參考資料:
撰文者/劉盈秀、李岳倫
資料及圖片來源/蔡慧如、姚宗杰